首页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述职报告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对照材料 工作汇报 策划方案 专题范文
  • 心得体会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共同富裕
  • 思想汇报
  • 疫情防控
  • 对照材料
  • 工作汇报
  • 策划方案
  • 专题范文
  • 按资本贡献分配与共同富裕

    时间:2022-09-05 19:25:40 来源:长清文库网 本文已影响 职场写作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按资本贡献分配与共同富裕,供大家参考。

    按资本贡献分配与共同富裕

     

     按 资 本 贡 献 分 配 与 共 同 富 裕

      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 资本贡献分配是我国主要的分配方式之一。

     按资本贡献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作用范围的扩大, 从而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收入, 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与此同时, 全体社会成员收入中的按资本贡献分配所得的存在与增加是共同富裕的主要表现形式。

     关键词按资本贡献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 按资本贡献分配是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体系中的一种, 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 按资本贡献分配与共同富裕的界定

      按资本贡献分配一般是指资本所有者基于对资本的所有权通过资本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取得利息、 股息、 红利等收入的分配方式。

     按资本贡献分配所得一般表现为间接投资取得的利息、 股息、 红利、 转移财产净收入, 以及在直接投资中经营利润的大部分等形式。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按资本贡献分配所得在社会居民的总收人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按资本贡献分配方式一般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确定资本所有者因资本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取得利息、 股息等资本收入, 二是确定资本的使用者成本 (usercostofcapital)

     ,即, 其中为资本在时间的真实价格, 为真实利率, 为折旧率, 为资本价格变化成本。

     [1][P443]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能够保证按资本贡献分配促进资本的有效筹集和充分利用, 实现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

     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

     它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 一定范围内, 一定程度上, 在解决生计问题之后, 社会全体成员在物质财富方面得以整体提高的现象。

     [2] 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 共

     同富裕是以整个社会全体成员的生计问题均得以解决为前提的, 即全体社会成员的温饱问题必须得以解决。

     第二, 共同富裕是以一部分人先富, 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实现途径的, 即共同富裕是通过以求全面的平衡, 具体方面的不平衡来实现的。

     第三,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多数乃至全体社会成员拥有生计剩余及收人中的这种剩余的持续递增从而按资本贡献分配所得的存在与增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二、 按资本贡献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必要性

      按资本贡献分配是建立在居民对生产要素中的物质资源拥有所有权的基础之上的。

     物质资源的所有者基于对这种资源拥有所有权而取得按资本贡献分配收入。按资本贡献分配方式解决的是资本的所有者因对资本的所有权而取得利息、 股息等收入与资本的使用者因使用资本而支付利息、 股息等支出的问题; 所以按资本贡献分配方式的存在对于资本的所有者与使用者均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封建半殖地经济落后的社会的基础上, 虽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 但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仍然严重不足, 以致于资金短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最大困难之一。

     因此, 不论是对每个企业亦或是整个国民经济来说, 有效地筹集发展建设所需的资金并且充分地利用这些资金就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资金所有者的角度来说, 他手中的货币既可作为现期消费, 也可作为将来的消费——现期的储蓄或投资。

     一般说来, 人们都有手持货币进行现期消费的偏好, 如果让他把手中用于现期消费的货币用来进行储蓄或投资, 就等于让他放弃现期消费的偏好, 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牺牲。

     对于这种牺牲,资金的使用者必须予以补偿, 即付给作出牺牲的资金所有者相应的利息、 股息、红利等, 使其得到按资本贡献分配收入。

     [3] 这样, 资金的所有者才能因这种补偿——按资本贡献分配收入的存在而让渡出他所拥有的资金的使用权, 从而解决了生产者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

     与此同时, 按资本贡献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对于资金的使用者是一种有效的约束。

     资金的使用者在取得资金使用权的同时, 由于支付了相应的使用代价——利息、 股息、 红利以及利润等, 使资金的使用者产生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内在压力。

     所以, 按资本贡献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 按资本贡献分配促进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作用范围的扩大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任何社会经济的发展, 都需要以一定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基础,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根本目标的共同富裕的实现更是如此, 而且它需要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目前的条件下, 人力资源分为两类, 即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力与企业家的才能。

     前者是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力, 后者是以脑力为主的劳动力。

     它们都属于马克思所说的广义劳动力——“人们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 [5]这两种劳动力资源的所有者——职工和经理, 依据他们在生产中所做贡献的大小, 取得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所共同决定的劳动所得。

     他们做出的贡献越大, 即含有他们有效劳动的产品或劳务在市场上销售的越多, 他们的劳动收人也就越多。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资源严重供大于求, 而与之对应的物质资源却相对不足, 特别是其价值形态——资金更为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充分及时地利用劳动力资源, 解决失业问题, 以及如何有效地筹集并充分利用资金, 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首先从充分利用按资本贡献分配方式从而增加资金的供给人手。

     因为劳动力资源充分及时的运用是以资金积累的增加为前提的。

     那么为什么资金积累的增加是劳动力资源充分及时利用, 从而按资本贡献分配是促进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作用范围扩大的前提条件?这要从劳动力资源与资金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与性质来解释。

     劳动力这种资源的存在是以劳动者生命的存在为前提的。

     劳动力资源是劳动者生命的“伴生物” 或“副产品” , 同时它又是劳动者生命存在的条件。

     劳动力由于是劳动者生命的“伴生物” 和“副产品” , 从而具有与生命类似的性质。

     劳动者生命的出现延续与消亡是以时间为第一要义的, 即生命是以时间作为自己的主要表现形式。

     劳动力资源亦如此, 它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劳动力这种资源在劳动者健康生存的前提下, 连绵不断地在劳动者体内产生, 同时又与时间和生命一样

     转瞬即逝。

     因此, 劳动者昨天的劳动力永远也无法保留到今天。

     基于劳动力资源以上的特性, 劳动者只有充分及时地对其加以利用, 使其物化为财富才能得以间接保存, 并且成为劳动者生存的条件。

     否则, 劳动力这种资源就会白白地浪费,这种浪费就会给利:

     会或劳动者个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因为社会或劳动者个人永远无法重新拥有昨天的劳动力或生命。与此同时, 不管劳动力资源利用与否,劳动者都要生存, 都要进行消费, 而这种消费在劳动者不进行劳动的情况下, 由于无法得以弥补, 就成为社会财富的一种净扣除。

     因此, 只要劳动者健康地生存着, 他就应该及时并充分地对劳动力加以利用, 一方面弥补为生存而消费掉的财富——生活资料, 另一方面创造新的财富, 为个人的富裕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力这种资源没有消失并扣除必要的休息时间以后的时间内, 使劳动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相结合从而使劳动, 力资源被吸纳, 创造财富,并凝结在财富之中。

     这样劳动者的劳动力将以物化的形式得以永久的保存。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资金短缺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对于资金短缺这一问题, 实行按资本贡献分配是很好的解决方法之一。按资本贡献分配的存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 资金所有者进行投资与储蓄的积极性, 并且能够促进资金的使用者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这样, 按资本贡献分配的存在就会促使各种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 尤其是民间投资(具体形式为个体、私营经济) 的增加, 使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源被重新及时地吸纳,同时使在业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源得以有效地利用, 这样, 所有的劳动力资源都得以充分、 及时、 有效地利用, 并且物化为社会财富; 进而增加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总量。

     由于失业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源被资金充分及时地加以吸纳, 以及就业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源被有效地加以利用,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的作用范围也必将随之而扩大, 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同时随之增加。

     因此, 按资本贡献分配能够通过促进资金的筹集与有效利用而扩大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与按劳分配的作用范围, 使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收人都得以增加, 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四、 按资本贡献分配收入的存在与增加是共同富裕的重要表现形式

      共同富裕的实现, 表现为社会全体成员在解决生计问题之后, 在物质财富方面得以整体提高。

     在这里, 这种物质财富的整体提高表现为劳动收入特别是生计剩余的增加, 即共同富裕以生计剩余的存在与增加作为表现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随着各种资源被充分有效地利用,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社会财富与个人财富必然随之而增加, 个人收入中生计剩余部分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 社会成员将在不同程度上越来越富裕。

     如果全体社会成员都拥有生计剩余甚至是这种剩余的持续增加, 那么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共同富裕就实现了。

     在一般情况下, 生计剩余的拥有者出于使这部分收入保值与增值的目的, 必然进行储蓄或投资。

     在这个保值增值的过程中, 生计剩余的拥有者会取得利息、 股息、 红利、转让财产净收入等间接投资收入和直接投资的经营利润中由于资本所有权而取得的利润等收入。

     这些收入是生计剩余的拥有者基于对这种剩余的所有权而取得的按资本贡献分配收入。

     这样, 生计剩余的存在及其保值与增值就为按资本贡献分配的存在提供了可能性与必然性。

     所以, 共同富裕的实现也就是全体社会成员收入中生计剩余的存在与增加, 从而导致收人中的按资本贡献分配收入的增加。于是, 共同富裕的表现形式就由全体社会成员收人中生计剩余的存在与增加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收入中按资本贡献分配所得的存在与增加。

     总之, 在我国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大力发展各种经济, 最大限度地发挥按资本贡献分配的作用促进劳动力资源充分及时有效的利用, 增加全体居民的劳动收入, 从而增加生计剩余与按资本贡献分配收入, 最终使全体社会成员均处于富裕状态, 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共同富裕。

     [1][美]. 戴维· 罗默. 高级宏观经济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2]蒋南平《“共同富裕” 新探》 , 《理论与改革》 1994, (12)

     31-33。

      [3]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 ,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215 页。

     [5]马克思《资本论》 , 人民出版杜, 1975 年版, 第一卷第 190 页。

     其他参考文献:

     1. 赵慧芝.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2) .

      2. 付林, 李冬叶. 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11) .

      3. 江轶.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4) .

      4. 李红宇.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 财会通讯· 综合(中) , 2009(1) .

      5. 石勉. 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 经济师, 2010(10) .

      6. 林大静. 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 审计月刊, 2009(6) .